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:
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
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
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
大眾網
|
海報新聞
大眾網官方微信
大眾網官方微博
時政公眾號爆三樣
大眾海藍
大眾網論壇
山東手機報
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:
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
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
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
2023
大眾網
手機查看
海報新聞記者 杜鄭敏 見習記者 孫婭瑋 報道
農機駛過麥浪,顆粒盡數歸倉;歡騰魚苗入水,播撒豐收希望...九月的山東,一邊收獲,一邊播種,鋪就成一幅色彩斑斕的秋日“豐”景油畫。
山東是經濟大省、農業大省,是產糧大戶,作為首個農業總產值過萬億元的省份,山東穩穩扛起“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”的重大使命,深耕“聰明田”,拎好“菜籃子”。近年來,在“加大水生生物資源養護及管理力度,提升漁業和水產養殖可持續發展水平”指引下,山東認真貫徹落實“向江河湖海要食物”重要部署要求,樹立大食物觀,不斷探索漁業高質量發展的新方法、新路徑,通過增殖漁業資源、修復水域生態等系列創新做法,抓牢山東人自己的“魚簍子”,為齊魯糧倉附上蔚藍底色。
扎穩豐收根基
用好科技驅動這把“金鑰匙”
保持水域生態平衡,捧起“藍飯碗”,科技是關鍵。2020年,在踐行“兩山理念”工作思路的大背景下,山東多措并舉加強水域生態體系科技應用,創新提出“云放魚”理念,并依托“互聯網+”漁業模式,首推“碧水責任·云放魚”平臺,引導社會公眾通過線上方式參與增殖放流活動,初步形成了全民參與的“創新型大養護大放流”格局,2022年年初,農業農村部將這一成果納入全國“十四五”增殖放流工作指導意見,并在全國范圍內復制推廣。
播撒豐收希望
有針對性開展增殖放流
保持水域生態平衡,捧起“藍飯碗”,由資源獲取型向生態養護型轉變,是優先共識。開展漁業增殖放流,是貫徹落實《中國水生生物資源養護行動綱要》的具體行動,圍繞“立足山東、省外聯動、輻射全國”主要目標,2020年以來,山東合理規劃增殖放流水域、科學確定增殖放流物種,先后在東營、煙臺、濱州、臨沂、威海、泰安等城市開展“云放魚”線下活動,鼓勵企事業單位、家庭、個人聯動耕耘“水上田園”,讓增殖放流成為促進漁業可持續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的宣傳平臺,進一步提高放流水生生物成活率及放流效果,促進漁民增收漁業增效。
書寫豐收答卷
共盼水上田園新圖景
保持水域生態平衡,捧起“藍飯碗”,山東未來大有可為。作為建設水域生態文明家園,規范開展增殖放流的重要宣傳形式,“云放魚”系列活動已連續開展三年,大眾網·海報新聞陪伴廣大網友從線上走到線下,豐富沉浸式放魚體驗。正值第六個中國農民豐收節,微信搜“碧水責任·云放魚”小程序平臺,積極參與到“云放魚”活動中來,在齊魯大地播下歲歲豐收的美好希望。
初審編輯:
責任編輯:杜鄭敏